春季传染病
预防小贴士
海慧寺幼儿园春季健康提示
(资料图)
尊敬的各位家长:
您好!春天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
季节,容易在幼儿间传播,现将几种
常见的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
长一起分享,希望家长与我们共同做
好预防措施,保护幼儿健康。
一、流行性感冒
什么是流行性感冒?
简称流感,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常发生于冬春季,发病后1~7天均有传染性,病初2~3天传染性最强。
主要症状
发热、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干咳,全身肌肉、关节酸痛不适等。
预防措施
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。
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遮住口鼻。
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症状患者,均衡饮食,适量运动,充足休息。
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
二、流行性腮腺炎
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?
由腮腺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腮腺及其他腺体的肿大,肿胀以耳垂为中心,以冬春季常见,一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。
主要症状
发热、头痛、咽痛、恶心、呕吐等,数小时或1~2天开始出现腮腺肿大,多为一侧肿胀后1~4天累及对侧,肿胀多在3~5天达到高峰,7~10天逐渐消退。
预防措施
在腮腺炎流行期间,尽量不要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,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。
保持空气流通,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。
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要密切观察。
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
三、诺如病毒
什么是诺如病毒?
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,冬春季节高发,传染性强,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、经食物和经水传播。
主要症状
最常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,其次为恶心、腹痛、头痛、发热、畏寒和肌肉酸痛。多数病例为轻症,发病后2至3天即可康复。
预防措施
注意饮食、饮水卫生,尽量吃熟食,吃水果要清洗、削皮,饮用开水或未开封的预包装水、饮料。
勤洗手,尤其是饭前便后,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,保持空气流通。
出现呕吐、腹泻等肠胃症状,应尽早到医院就诊。切勿送到幼儿园,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三天。
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
四、甲型流感
什么是甲流?
1.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,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,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,其次是隐性感染者。 2.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。 3.病人自发病后5天内均可从鼻涕、口涎、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,传染期约1周,以病初2~3天传染性最强。主要症状
1.发热、咳嗽、喉痛、身体疼痛、头痛发热和疲劳等。 2.出现腹泻或呕吐、肌肉痛、眼睛发红。 3.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,来势凶猛,突然高热,体温超过39℃,甚至继发严重肺炎。预防措施
1.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。 2.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遮住口鼻。 3.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症状患者,均衡饮食,适量运动,充足休息。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
五、手足口病
什么是手足口病?
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,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,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。
主要症状
表现为急性起病,发热,可伴有口痛、厌食,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,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。
预防措施
饭前便后及外出回家后用洗手液等给幼儿洗手,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
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、消毒,不要让幼儿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。
手足口高发期,不宜带幼儿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
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
【温馨提示】
幼儿退烧后需要继续观察:
孩子退烧后抵抗力下降,如果马上入园容易交叉感染,幼儿应在体温恢复正常三天以后再入园,以免复发。
很多疑似传染病症状在退烧后会表现出来。如:口腔疱疹、皮疹、扁桃体发炎等,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健康,一旦出现疑似传染病时,立即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就诊,并在家休养,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护理,待孩子身体康复时,方可返园。一个健康的身体,才能让孩子更快乐地适应集体生活。
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
预防春季传染病
守护孩子的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责任
春季虽然是传染性疾病多发的季节
但只要做到“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治疗”
就能有效阻断病菌,保护幼儿的健康
让我们“家园”携手
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、安全的环境
让幼儿快乐、茁壮地成长!
海慧寺幼儿园
秋季入园报名已开启!
—THE END—
编辑:程斯羽 审核:王莹、钟丽娜更多精彩:
关注我们:
X 关闭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发布时间:2023-03-30
Copyright 2015-2022 亚太经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